摘要 中国学术界对明清之际穆斯林学者用宋明理学阐释伊斯兰教经籍的称谓。亦称“用儒释教”。明末清初江南与云南等地有一批穆斯林宗教学者,他们以
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籍为蓝本,吸取中国宋明理学的思想,运用
儒家学说的概念、范畴、语词与表述方式,著书立说,解释经籍,宣扬伊斯兰教教义,故有此称。
关键字 以儒诠经 金陵学派 伊斯兰教 本土化 中国化
以儒诠经,是中国学术界对明清之际穆斯林学者用宋明礼学阐释伊斯兰教经籍的称谓。亦称“用儒释教”。明末清初江南与云南等地的一批穆斯林宗教学者,即通晓伊斯兰教教义,谙熟阿拉伯文、波斯文、又熟读儒家典籍,兼及佛、道各家义理。他们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为蓝本,吸取中国宋明礼学的思想,运用如家学说的概念、范畴、词语与表达方式,著书立说,解释经典,宣扬伊斯兰教教义,故有此称。中国穆斯林将其称为“汉学派”。 [i]
“以儒诠经”开始于元末,大盛于明末清初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之际。代表人物是《正教真诠》的作者王岱舆。之后,张中、伍遵契、刘智、马德新、马联元等人接踵而起,他们数十位学者的著作相继问世,建立起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理论基础。结束了千余年来中国穆斯林只依赖于“习俗之渲染,口头之授受,血统之遗传,阿拉伯文之讲解”的传习方式。从此,中国人可以直接通过汉译经籍学习和了解教义、教法、教史,“以儒诠经”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为当时伊斯兰教学术文化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也为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ii]
明末清初,随着经堂教育的兴起,继山东学派之后,南京也是经堂教育的重要基地,华文译著活动就是首先在这里开展起来。王岱舆、伍遵契、刘智、张中等人倡导将伊斯兰教著作译为华文,学经习儒,开始了对伊斯兰教思想与传统中华文明关系的探讨,被称为“以儒释回” ,其译著作品,被称为“汉乞塔布” ,即华文经典。
这一时期的“华文译著” ,实际上是用华文翻译伊斯兰教经典和撰写著作。由于译著者都是学通“四教”(儒家、佛家、道家、伊斯兰教) 的学者,且多用中华传统儒学,特别是当时盛行的宋明理学来阐述伊斯兰教教义,所以又被称为“以儒释回” 。
华文译著活动从明末清初穆斯林著名学者王岱舆开始,到清末华文译著学者马联,前后持续了200余年。期间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典性的中华伊斯兰教华文著作,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起到了指导性的历史作用。2
所谓“中国伊斯兰教金陵学派”是指明末至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用汉文翻译、撰写、诠释伊斯兰教经典和著作,在坚持伊斯兰教根本信仰和主要功课的基础上,从深层思想上将外来的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岱舆、伍遵契、马君实、刘智、金天柱、张中、马注、米万济、舍蕴善、马德新、马联元等。从地域上讲,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是南京籍或是曾经在南京游学、讲学的学者,例如王岱舆、伍遵契、马君实、刘智、金天柱等都是南京人,张中(江苏吴县人)、马注(云南保山人)虽然不是出生在南京,但却分别是在南京游学、讲学的学者。从学说体系上讲,他们更是一脉相承,不仅理论渊源相同,而且表述形式以及试图达到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他们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有的年龄甚至相差两百多岁,但在思想承继关系上却是相通的。由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且主要代表人物都于南京有关,故称“金陵学派”。 3
王岱舆的《正教真诠》首开先河,到伍遵契完成《归真要道》,其生活地域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一带,后人称金陵学派。译著内容与经堂教育及认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或成为经堂教育的教义、读本、讲稿,或成为专一理论体系的阐述,既要着眼于教内经堂教育的需要,也要向外传播伊斯兰教的教义和知识,这一时期的译著虽受儒家佛家的影响,但伊斯兰教的特征非常明显,除敢于同佛、道两家交锋外,也敢直指宋明理学的一些偏颇观点。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有: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张中的《归真总义》、《四篇要道》、《克理默解》;伍遵契的《修真蒙引》、《归真要道》等。
王岱舆(1570——1660) 4,别号“真回老人” ,其先祖系西域人,明朝洪武年间随使者来华进贡,因精于历算天文,被授予钦天监,赐居京师(南京) 。王岱舆生于南京,自幼学习阿拉伯文、伊斯兰教经典,后攻读中国经史及宋明理学兼及佛道著作,被誉为“学通四教” 的“回儒” ,他毕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经典的研究与译著,还公开与人辩论,阐述伊斯兰教义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 的学者,其著作主要为《正教真诠》和《清真大学》二书。《正教真诠》的语言活泼、谕证较多,给人以通、流畅的感觉,全书共四十篇,前二十篇议论归真明心的教义,后二十篇则专谈伊斯兰教的哲理。5《清真大学》则较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哲学。
首先提出了“真一” 、“数一” 、“体一” 三个基本概念,阐明了真一“独一无偶” ,为“天道万物主宰” ;然后“显而为天地种子”(数一) ,而人通过对“自体” 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去“体认” 真一,以达到“正教唯尊兹真一” 的认主学目的。
其次,在宇宙论方面,他认为“真主乃无始之原有” ,“数一乃万物本始” ,其生成序列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 “太极乃真主所立万物之理,而后成天地万物之形”。
另外,在教义学方面,他以认主学为纲,阐述伊斯兰教哲理,然后将基本教义、宗教功修、宗教伦理、教法制度、生死观、两世观等综合贯穿,构建了中华伊斯兰教教义学说。
最后,为了“明真一,显正道之光明,驱异端之谬论” ,他还以非凡的勇气,与人“盘道”(讲经辩论),大胆阐发伊斯兰教教义,传为佳话,他的言论和著作,使伊斯兰教文化正式进入中华思想论坛,开一代新风。
《正教真诠》共记载了王岱舆和穆斯林教众、学者、道教、佛教人士、地方缙绅等诸色人物近七十段问答。有些提问,即使从今人角度来看,也是令作答者相当棘手。正如该书《又序》所述:“其中所载,皆人所罕问,亦人所鲜答者。”但王岱舆都能根据伊斯兰教哲理予以明畅解答,其目的很明确:“问答一端,诚弘道之至要也。”答复方式,通常采用正面阐述,但也引用反驳、反问等形式。从总体来看书对宣扬自己的宗教宗旨是成功的。6
刘智(1655~1745) ,字介廉,号一斋,父亲是著名伊斯兰教经师,刘智幼承家教,15岁开始研读儒家典籍,后又研习佛、道经书及西方文化书刊,后北上京师,南下苏杭鲁豫等伊斯兰教传播地区,寻师访友,切研学术,搜求经书资料。晚年回到南京埋头译著,致力于阐扬伊斯兰教学术文化。刘智是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的集大成者,他以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为本,把伊斯兰教的传统教义与苏菲派神学和宋代儒学的“天人性命” 之学以及阿拉伯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融合起来,将自然界的生成演化情况与人自身的生理机制划分为“大世界”(自然界或物质世界) 和“小世界”(意识或精神世界) ,就其产生和发展以及演化加以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证伊斯兰教的教义。
《天方性理》分《本经》和《图传》两大部分。《本经》共5章,辑译编著了80多种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经籍的有关论述。《图说》系仿效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以《太极图》解说世界本体的方式与《本经》互相阐发。全书共5卷,每卷列12说,每说1图1传,共60篇。其体例是“因经立图以著经之理,因图立说以传图之意”,使读者能“观图以会意,观文以释经”。书中主要内容论述了伊斯兰教关于宇宙起源、“大世界”(天)与“小世界”(人)、性与理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以伊斯兰教“凯拉姆学”(即认主学)为主,融合了苏菲派哲学思想的“神智论”、“人主合一论”、中国宋明理学的性理论与传统儒学的社会伦理思想,其理论核心是“三一论”,即“真一”独一无偶,造化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数一”是由“真一”经过“先天理化”而产生的元气、阴阳、四元(气、火、水、土)三子(金、木、活类)、天星、地海、金石、草木及人类。“体一”是人通过认识自身,认识客观世界而达到认识“真一”。在论述中,作者以“真一”比附理学的“理”,以“数一”和“体一”比附理学的“性”。理学认为“理”或“天理”是最高范畴,系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作者则认为理之上犹有“真一”。“数一”、“体一”都来自“真一”。突出了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论”,从而构建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也扩大了性理学说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天方典礼》全书共20卷。1—4卷为“原教卷”,概述伊斯兰教的信仰要义,包括兴教史、教义学说及六大基本信仰。5—9卷讲述伊斯兰教的法定功修,即“五功”:念、礼、斋、课、朝。 10—13卷讲述伊斯兰教的“五典”:包括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间的关系及道德规范。 14—20卷为“民常”即居、用、服、食和婚姻、丧葬等宗教礼法。
《天方典礼》作者称,此书是从卷帙浩繁的天方礼法书中“提其大纲、撮其紧要、详其注解”而成。作者以伊斯兰教“认主独一论”为本,结合苏菲派的“法备三乘、理原一本”说与中国宋明理学的“性、理”论,对六大信仰作了系统阐述。对念、礼、斋、课、朝五大宗教功修,依经训和教法规定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五者皆主命,而圣人作则以示众也”,从天命、圣行的高度予以阐发,使之成为首要的宗教实践和教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五典”说,则是把伊斯兰教的宗教伦理与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揉合一起,作为“天理当然之则,一定不移之礼”予以规范化。全书以“原教篇”为纲,阐述伊斯兰教以“认主为宗旨”、“以敬事为功夫”,“以归根复命为究竟”,开宗明义,提纲挈领,系统地阐述了教义学。《天方典礼》基本理论采自近百种阿拉伯文、波斯文经籍,而“集览、考证”部分,则采集中国历史文献典籍,是一部带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教义、教法理论专著
《天方典礼》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杨斐箓兄弟在山阳(今淮安)刻版印行,曾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后有成都刊本、广州刊本、金陵丛书本、金子云排印本、马福祥排印本等多种版本流行。中国一些伊斯兰学校曾作为选读教材,并广泛流传。《天方典礼》与《天方性理》是姊妹篇,作者说:“《典礼》者,明教之书也;《性理》者,明道之书也。”可知是从不同角度分别阐发伊斯兰教的教法和哲理的。两书向为中国伊斯兰教学者所赞赏,不少伊斯兰学校将其中某些篇目作为选读教材。7
金天柱,回族,南京人。幼受伊斯兰教教育,年长精于儒家经典,曾任翰林院四译馆教习20余年,为解答当时朝廷士大夫们对伊斯兰教的疑虑,著作《清真释疑》以解说伊斯兰教,起到了良好作用。
伍遵契(1598~1698) ,回族,江苏南京人。幼年学习儒家,曾经考中秀才。但他抛弃功名,潜心研习伊斯兰教经典,曾师从常志美,后在南京、苏州、镇江等地设帐讲学,培养经师。他摘译波斯人所著《米尔萨德》一书中有关修身养性、性命义理及复命归真的理论要点,辑为4卷,是为《归真要道》。此书长期以来成为经堂教育的选修课本。他还曾口述,由周士骐笔录,著成《修真蒙引》一书。《修真蒙引》主要讲述伊斯兰教信仰和宗教功课的基本知识,提出婚姻丧葬礼仪及宗教教理当行当止之道,被誉为“ 暗室之灯、迷津之筏” ,是伊斯兰教基本知识普及读物。
张中(1584~1670,江苏吴县人) ,号寒山叟,回族。自幼学习经典,后师从胡登洲弟子张少山等人学习,他学习认主学后,用华文阐述认主学,写成《归真总义》。该书认为:认主的关键在伊玛尼(信仰) ,树立了伊玛尼后,才能认识真主的本体。并认为人的存在体现了真主的妙用,人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就可以达到对真主的认识。
以儒释回活动以增加伊斯兰教和儒家两种思想的结合点为宗旨,突出了某些在正统派伊斯兰教教义中不占重要地位的内容,改变了正统派教义的构成。深化了关于安拉独一的理论,同时吸收了各家的有关思想和概念,打破了伊斯兰教与儒、佛、道等意识形态长期隔离的局面,也极大地加速了中华伊斯兰教民族化的过程。
“以儒诠经”活动,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深层次的交流与整合,而交流与整合的人需要具备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即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要有全面的了解。透彻的观察,准确的把握,深入的体验,深刻的领悟。而明清时期的金陵和云南等地的穆斯林学者,由于自身所处的独特时空背景和特殊的个人经历和学术渊源,文化气质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结合在一起,恰好具备了这些条件,为完成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最终完成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思想和教义学体系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他们这一批人完成伊斯兰教中国化历程,杰出的代表为王岱舆,刘智,马注,马德新被称为四大译著家。这里,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他们的主要成就。
2. 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706
3. 《金陵学派产生背景、思想渊源及当代意义》 米寿江
4.生卒年引用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文集,余振贵《希真正答》初探75页。《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生卒年限为王岱舆(约1584—1670)。
5.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文集,余振贵《希真正答》初探75页
6. 余振贵《希真正答》初探77页
7.中国伊斯兰教传承与发展,先贤刘智及金陵学派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刘介廉採辑经书目研究初探》232页